首页

飘s天生贵主视频

时间:2025-05-25 05:25:39 作者:财经深一度|创新激发增长动能 民营上市公司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浏览量:60979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本市场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平台。近期,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民营上市公司“成绩单”出炉。在资本市场助力和民营企业向“新”发展实践下,民营上市公司韧性与活力持续释放。

  目前,A股近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是民营企业。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约八成公司是民企,新三板约九成是民企。

  2024年,分板块看,沪市主板民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高于市场整体水平。多项经营指标呈现优化:总资产周转率同比转增,存货周转率同比提升,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幅逐季扩大。科创板中,有195家民营企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长,41家营业收入增速超50%,86家净利润增速超50%。

  深市和北交所民企同样呈现经营质效提升态势。深市方面,2024年深市民营企业中超七成、1586家公司实现盈利。北交所中,2024年67%的民企营业收入保持增长,26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

  民营上市公司经营质效提升,离不开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坚持创新驱动,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民营上市公司创新活力强劲,整体研发强度4.19%,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A股不同板块均呈现这一趋势。据统计,沪市主板民营企业全年研发投入达2664亿元,研发强度高于主板整体水平。科创板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合计为846亿元,同比增长5.31%。深市民营企业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5287.77亿元,同比增长4.12%。

  其中,有多家行业或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10%的公司也为数不少,多集中在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高技术领域。

  从上市、融资到各项机制安排,资本市场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金融助力。

  北交所2024年新上市公司中,九成为民营企业,融资金额合计超40亿元,有效支持了企业创新发展。深市民营企业积极利用股权激励工具发挥长效激励作用,约200家民企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或员工持股计划,规模超20万股。回购增持贷款引导效果明显,沪深北交易所不少民营上市公司公告回购增持计划,助力提升投资价值,强化投资者回报。

  在资本市场助力下,不少民营上市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投资信心亦稳步提升。以沪市科创板为例,有154家公司上市后营收实现翻番,70家公司净利润实现翻倍或扭亏为盈。2024年,科创板有160余家次民营上市公司公告拟投资建设新项目或项目建设进展。

  近年来,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出台。在上市公司年报中,不少新能源、先进制造、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公司提及相关政策对行业和企业的积极影响。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国证监会近期表示,将做好民营企业股债融资支持,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加快培育耐心资本,吸引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优做大。

  业内人士表示,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举措和资本市场助力下,民营上市公司研发创新和技术应用将获得更多支持,助力其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新华社 记者 姚均芳)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习近平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

减肥以后碳水减少,整个人必须很早就睡,不然会很疲惫。少吃碳水、多做运动还让整个人的心情和状态都很差,没有办法保持高强度的工作生活状态。

为乡村“著名”,助乡村振兴

“个别城市将此前阶段性政策调整为常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策放松仍在持续,优化调整公积金政策仍为主要手段,持续的或者长期的支持不仅有助于购房需求的稳定释放,也有助于市场信心的逐步恢复。”关荣雪说。

“沈阳—温哥华”跨境电商全货机新航线开航

3月7日下午,各代表团认真审议了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提出了修订草案修改稿。主席团会议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信春鹰作的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关于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这个审议结果的报告及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修改稿,决定将修订草案修改稿提请各代表团审议。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从新能源汽车看高质量发展

第三,双方将共同助力非遗相声艺术的推广,合作直播“非遗相声大会”,在直播间共建全国曲艺工作者学习交流的新平台,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声名家为网友带来传统经典和紧扣时代脉搏的优秀作品。

温馨提示!4月有这些考试,别错过

据了解,下一步,珠江委还将继续做好应急值守和会商研判,持续跟踪寒潮天气形势和流域雨水咸情变化,滚动预测预报,实时优化调度方案;督促有关单位严格落实调度指令,指导珠海、中山等地抓住有利时机抢淡蓄水;加强与电网、航运等涉水行业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最大程度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等。(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